王維基的香港電視申請免費電視牌照不成功,引起市民不滿。事件最終會如何,現在看來不易猜測。
對於王維基不獲發牌,我亦很感意外。我之前在網誌寫過,我已經很少看翡翠、亞視,看得最多的是明珠台。若果王維基真的能開台和拍一些高質素電視劇,我當然歡迎,不過就算現在沒有,我亦不太失落,看明珠台、上網看一下各視頻網站,我亦覺得很足夠,已經很花時間。
我感到意外的,是政府沒理由預計不了不發牌給王維基,會惹起市民強烈不滿,尤其是在現在的政治氣候下,可說是自找麻煩。之前政府一直都未發牌,市民、輿論已經嫌慢,潛台詞是已經假設牌是一定有,只是時間問題。
王維基是申請者,可說是局中人,政府可能在審批申請時有和他溝通過、談判過,若果他真的是不知道未獲發牌原因,那我們其他局外人更加是無從稽考。不過,我姑且湊湊熱鬧,瞎猜一下。
若果純粹是因為怕王維基的電視台的立場是反政府、反中央,但政府又發牌給電訊盈科,那便說不通了。電盈的 Now TV 的記者的出位作風,財經節目也要暗藏「平反六四」口號,反政府(或起碼不是親政府吧!)的立場比王維基更明確、更不「合作」。
有一說是王維基太進取,我覺得更有說服力。「進取」有什麼問題呢?為什麼政府不發牌給「太進取」的機構呢?從為市民的角度:若果王維基真的是以高質素節目、最终三十條頻道去進軍電視,難保他會不但正式摧毀亞視,甚至會連翡翠台也打挎,到時由舊的翡翠台一台獨大,變成新的香港電視一台獨大。壟斷的害處,我想我不必多說了。
當然,無綫若果要和香港電視相鬥,按道理香港電視未必就完全勝利,所以香港電視能壟斷,亦非必然。不過,看香港電視的拍劇方法,只針對香港700萬人的市場,我懷疑是有點不計成本。從觀眾的角度來說,商人做蝕本生意,那是天大的喜訊,但卻會是對其他商人非理性的競爭,迫其他人也同樣做蝕本生意,就算最終是打成均勢,但雙方恐怕已經花了不少錢。無綫如果亦有此預測,當然不會讓你掀起這戰幔,司法覆核挑戰政府的決定不在話下,以現時它壟斷香港的電視收視來說,它一怒之下將現在尚算中立的政治立場,報復性地轉移為反政府、罵政府立場,那政治的壞影響是比一個反政府的新電視台更快、更嚴重。
最後,不知王維基是有心抑或無意,他的高調拍劇、宣傳、(疑似)煽動市民去脅迫政府的做法,和中央政府最抗拒、憎恨的「以群眾運動去顛覆政權」手法太過相似。之前王維基立場像是相當反政府、反中央(如「不做中央台」之說),很難說他將來不會全心去搞政治運動。這幾天他說自己不搞政治,若果是真心之言,那恐怕是說得太遲。
重申一說:以上所說,純粹瞎猜,可能與事實完全不符。
10月22日續:
今天王維基在梁振英回應事件之後,表示非常失望,並說「得到有力法律意見,認為勝數機會相當高,已決定申請司法覆核」。我不知道那些「有力法律意見」有多客觀、多真實,我反而覺得政府這不發牌決定,應該預計了不會得到市民支持、諒解,市民(包括我)甚至都不很明白原因,政府依然作出這決定,相信是有信心法理上能夠站得住腳。如果不發牌原因真的如我上文的憶測,相信政府能證明香港電視的計劃有可能對行業做成不良競爭,又或者是香港電視的計劃書看不到收支平衡的可能,可能步以前佳視或者數碼電台 DBC 的後麈,只是曇花一現。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短評《引力邊緣》
《引力邊緣 Gravity》的口碑幾乎是一致好評,我亦同意。
故事情節緊湊,不過其實亦相當簡單。電影只有大約90分鐘,在我的「標準」來說是太短。不過,算是精華所在吧!一開始已經是在太空,沒有一般災難片15至30分鐘的人物背景交待等前奏,George Clooney 和 Sandra Bullock 的一些過去在中段才在對話中交代。
這片的太空景象很是懾人心魄,而且,雖然看資料說導演不在意追求準確的物理規律,但亦明顯堅守了太空中沒有聲音這常識。不過,沒有了聲音,當有碎片由遠至近,再在身邊飛過時,便沒有聽覺上的刺激,震慄性好像是少了,但另一方面,卻更感無助,不知道是否正有物體飛近,不知道離死神有多遠,只好將生命交與命運。
看了 Sandra Bullock 的一段訪問片,她說這片會令觀眾更珍惜生命和光陰,我亦的確有這感覺。
好片!
故事情節緊湊,不過其實亦相當簡單。電影只有大約90分鐘,在我的「標準」來說是太短。不過,算是精華所在吧!一開始已經是在太空,沒有一般災難片15至30分鐘的人物背景交待等前奏,George Clooney 和 Sandra Bullock 的一些過去在中段才在對話中交代。
這片的太空景象很是懾人心魄,而且,雖然看資料說導演不在意追求準確的物理規律,但亦明顯堅守了太空中沒有聲音這常識。不過,沒有了聲音,當有碎片由遠至近,再在身邊飛過時,便沒有聽覺上的刺激,震慄性好像是少了,但另一方面,卻更感無助,不知道是否正有物體飛近,不知道離死神有多遠,只好將生命交與命運。
看了 Sandra Bullock 的一段訪問片,她說這片會令觀眾更珍惜生命和光陰,我亦的確有這感覺。
好片!
做好人亦要用對方法
這兩天,要求菲律賓總統對三年前人質慘劇道歉、賠償的呼聲再次升溫。
2010年慘劇發生後,我寫了前後四篇網誌譴責菲律賓警方、政府和總統的無能、無恥:《哀港人枉死於菲律賓》、《阿奎諾三世,呸!》、《菲警和政府,不要再推卸責任!》、《笑是憤怒》,我現在對菲律賓政府、總統的觀感,沒有改變。
但是,我不認為慘劇的傷者或死者的家人,再糾纏在要求菲律賓總統的道歉上,是明智的做法。很多市民都表示支持受害人及家屬這些行動,對菲律賓政府、總統很是憤怒,更有不少市民遷怒於香港政府、中央政府,還拿台灣漁民被菲律賓軍警射殺事件相提並論,指責政府辦事不力。這些「支持」、「態度」我覺得並不正確,有些有反政府立場的人可能還別有用心。
首先,阿奎諾三世的言行是極「無賴」,他難道不知道自己政府的不濟麼?如果認為他是未知全部事實,希望用道理去說服他道歉,恐怕是太天真。
軟的不行,那用硬的方法吧?但是,可以怎樣來硬的?現在人民力量要動議香港立法禁止菲傭來港,已來港的不再續約,且不說會影響十幾萬個香港家庭,對阿奎諾三世會有效嗎?覺得這樣就能夠迫他就範,恐怕又是一廂情願。人民力量引用台灣廣大興28號事件,說台灣宣佈終止菲律賓外勞到台灣之申請後,便迫使了菲律賓道歉,這其實是只根據制裁和道歉的時間,便去說成因果關係,其實台灣在宣佈停止輸入菲傭等第一波制裁之後,菲律賓並未有道歉,之後台灣還要作出第二波8條制裁。
而且台灣廣大興事件跟香港人質被殺事件,性質有根本上的不同。廣大興事件是菲律賓公務船射殺台灣漁民,但香港人質事件中,菲政府只能說是處理失當、軍警不濟,他們已經努力(或起碼是嘗試)「冒險」去拯救人質,事件處理不當造成慘劇,只能怪他們無能,相反在廣大興事件上,菲律賓政府卻是目的和行動皆有問題,甚至有「蓄意殺人」的跡象,他很難狡辯。
而且,台灣如果和菲律賓真的交惡,對美國在太平洋箝制中國的形勢有壞的影響,有損美國利益,所以美國作為菲律賓的大靠山,可能有在背後干預,要菲律賓作出道歉也很有可能。
相反,中國和菲律賓在黃岩島等主權爭議正方興未艾,中、菲是敵對狀態,菲律賓在黃岩島事件上還吃了虧,菲律賓想找中國碴子出口悶氣還來不及,那會讓你中國一部份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好過?
所以就算香港禁止菲傭真的對菲律賓經濟、9千多萬人民中一些人的生計有影響,我不相信阿奎諾三世就會放上心。而且,根據《經濟學人 Economist》2010年的一篇報導,菲律賓有超過9百萬公民在海外,14萬香港菲傭不到其中2%,影響其實不大。況且,如果阿奎諾三世和他的政府是愛人民的,重視人民的,一早應該要正視大量國民離鄉背井去國外工作這令家庭長期分隔,有自尊的領袖會推動國家經濟令國民能在本土就業,不用國民去海外陌生的地方去賺取低工資。所以禁止菲傭在港工作,就算加上香港、甚至全中國斷絕和它經濟往來,阿奎諾三世也未必會關心、就範。
所以,要阿奎諾三世道歉,可說是緣木求魚。
因此,鼓勵人質事件的傷者、死者家人去期盼一個不可能的結果,恐怕是令他們糾纏在事件的痛苦不能放下。說支持他們去追尋這渺茫的「公義」的市民,如果是想做好心的、為公義的,恐怕是愛他們變成害他們,而且有些反政府的政客、傳媒,可能還別有用心,不顧苦主、事主的痛苦,藉事件去指責政府,未能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對事件傷者、死者家人最好的做法,是讓他們明白客觀事實,一個無賴的認錯其實也沒有什麼價值,當年菲律賓政府、軍警的醜態、無能已經是天下人皆見,公道自在人心,阿奎諾三世不肯承認只是想自欺欺人,事實、公理根本不在於他的承認與否。
香港政府、市民對傷者、死者家人最好、更積極的幫助,是開解和經濟上的支持,不是迫他們繼續沉溺在無休止的痛苦中。
不必放棄、忘記,但必須放開,才可更好、更有意義地生活!
2010年慘劇發生後,我寫了前後四篇網誌譴責菲律賓警方、政府和總統的無能、無恥:《哀港人枉死於菲律賓》、《阿奎諾三世,呸!》、《菲警和政府,不要再推卸責任!》、《笑是憤怒》,我現在對菲律賓政府、總統的觀感,沒有改變。
但是,我不認為慘劇的傷者或死者的家人,再糾纏在要求菲律賓總統的道歉上,是明智的做法。很多市民都表示支持受害人及家屬這些行動,對菲律賓政府、總統很是憤怒,更有不少市民遷怒於香港政府、中央政府,還拿台灣漁民被菲律賓軍警射殺事件相提並論,指責政府辦事不力。這些「支持」、「態度」我覺得並不正確,有些有反政府立場的人可能還別有用心。
首先,阿奎諾三世的言行是極「無賴」,他難道不知道自己政府的不濟麼?如果認為他是未知全部事實,希望用道理去說服他道歉,恐怕是太天真。
軟的不行,那用硬的方法吧?但是,可以怎樣來硬的?現在人民力量要動議香港立法禁止菲傭來港,已來港的不再續約,且不說會影響十幾萬個香港家庭,對阿奎諾三世會有效嗎?覺得這樣就能夠迫他就範,恐怕又是一廂情願。人民力量引用台灣廣大興28號事件,說台灣宣佈終止菲律賓外勞到台灣之申請後,便迫使了菲律賓道歉,這其實是只根據制裁和道歉的時間,便去說成因果關係,其實台灣在宣佈停止輸入菲傭等第一波制裁之後,菲律賓並未有道歉,之後台灣還要作出第二波8條制裁。
而且台灣廣大興事件跟香港人質被殺事件,性質有根本上的不同。廣大興事件是菲律賓公務船射殺台灣漁民,但香港人質事件中,菲政府只能說是處理失當、軍警不濟,他們已經努力(或起碼是嘗試)「冒險」去拯救人質,事件處理不當造成慘劇,只能怪他們無能,相反在廣大興事件上,菲律賓政府卻是目的和行動皆有問題,甚至有「蓄意殺人」的跡象,他很難狡辯。
而且,台灣如果和菲律賓真的交惡,對美國在太平洋箝制中國的形勢有壞的影響,有損美國利益,所以美國作為菲律賓的大靠山,可能有在背後干預,要菲律賓作出道歉也很有可能。
相反,中國和菲律賓在黃岩島等主權爭議正方興未艾,中、菲是敵對狀態,菲律賓在黃岩島事件上還吃了虧,菲律賓想找中國碴子出口悶氣還來不及,那會讓你中國一部份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好過?
所以就算香港禁止菲傭真的對菲律賓經濟、9千多萬人民中一些人的生計有影響,我不相信阿奎諾三世就會放上心。而且,根據《經濟學人 Economist》2010年的一篇報導,菲律賓有超過9百萬公民在海外,14萬香港菲傭不到其中2%,影響其實不大。況且,如果阿奎諾三世和他的政府是愛人民的,重視人民的,一早應該要正視大量國民離鄉背井去國外工作這令家庭長期分隔,有自尊的領袖會推動國家經濟令國民能在本土就業,不用國民去海外陌生的地方去賺取低工資。所以禁止菲傭在港工作,就算加上香港、甚至全中國斷絕和它經濟往來,阿奎諾三世也未必會關心、就範。
所以,要阿奎諾三世道歉,可說是緣木求魚。
因此,鼓勵人質事件的傷者、死者家人去期盼一個不可能的結果,恐怕是令他們糾纏在事件的痛苦不能放下。說支持他們去追尋這渺茫的「公義」的市民,如果是想做好心的、為公義的,恐怕是愛他們變成害他們,而且有些反政府的政客、傳媒,可能還別有用心,不顧苦主、事主的痛苦,藉事件去指責政府,未能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對事件傷者、死者家人最好的做法,是讓他們明白客觀事實,一個無賴的認錯其實也沒有什麼價值,當年菲律賓政府、軍警的醜態、無能已經是天下人皆見,公道自在人心,阿奎諾三世不肯承認只是想自欺欺人,事實、公理根本不在於他的承認與否。
香港政府、市民對傷者、死者家人最好、更積極的幫助,是開解和經濟上的支持,不是迫他們繼續沉溺在無休止的痛苦中。
不必放棄、忘記,但必須放開,才可更好、更有意義地生活!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死亡的「感覺」
見到 Yahoo! 香港的首頁有一文章介紹,標題為《死時會是怎樣的》,以為是對死亡的探討,看了才知是作者自己對身後事的安排和死前的生活態度。
自己喜歡胡思亂想,早幾年看了一些初階的哲學書,想探究一下生命、死亡的意義。不過,哲學不是給予答案,是教人思考。
宗教所提供的「答案」,如果從客觀角度去評估,是沒有說服力。大部份宗教都說死亡並不是終結,人死後會有某種形式的往生,可能是上天堂、下地獄、再輪迴等,但我不很相信。人如果是從「無」到有,那死亡由「有」到無亦很合理。
死亡的感覺,我相信跟沒有夢的睡眠相似吧!一個人睡著了,不知道時間的流逝、不知道周遭發生的任何事、沒有思想、更加沒有七情六慾,若果不醒過來,其實不就是死亡?所以,人可說每次睡覺都「感覺」了「死亡」一次,不過幸好亦都會復生一次。
所以,理性上去想,死亡可說是不可怕,更多是可惜,永別更是令關心自己的人痛苦......可能是我塵緣未了,還未看得透吧......
不論每個人如何看待死亡,不要浪費生命應該是沒有爭議的了。
自己喜歡胡思亂想,早幾年看了一些初階的哲學書,想探究一下生命、死亡的意義。不過,哲學不是給予答案,是教人思考。
宗教所提供的「答案」,如果從客觀角度去評估,是沒有說服力。大部份宗教都說死亡並不是終結,人死後會有某種形式的往生,可能是上天堂、下地獄、再輪迴等,但我不很相信。人如果是從「無」到有,那死亡由「有」到無亦很合理。
死亡的感覺,我相信跟沒有夢的睡眠相似吧!一個人睡著了,不知道時間的流逝、不知道周遭發生的任何事、沒有思想、更加沒有七情六慾,若果不醒過來,其實不就是死亡?所以,人可說每次睡覺都「感覺」了「死亡」一次,不過幸好亦都會復生一次。
所以,理性上去想,死亡可說是不可怕,更多是可惜,永別更是令關心自己的人痛苦......可能是我塵緣未了,還未看得透吧......
不論每個人如何看待死亡,不要浪費生命應該是沒有爭議的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