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新政府的民望

梁振英新政府上場100天,民調指民望繼續低企。有論政者說原因包括梁的住所的僭建導致誠信問題,管治班子裡被揭露的各種問題,更有人說因為中央干預云云。范徐麗泰在電台訪問中說,只要梁能交出政職,民望自然會回升。

之前的三個特首候選人中,何俊仁是一定贏不了,唐英年與梁振英兩個人當中,當時梁振英的民望是遠勝唐英年,有不少人支持梁振英,傳媒都是較針對唐英年。唐英年一直被指是中央「欽點」的,結果梁振英竟然最後能勝出,於是,又有人指是中央的干預。但較高民望的梁振英勝出,民望立即「插水」,之前支持的市民、輿論好像瞬間蒸發,為什麼呢?

其實,只不過是反對派(包括反中央、反非普選產生的政府)壟斷了傳媒的後果!

當唐英年被指(亦真的可能)是「欽點」,大部份人都不相信梁振英勝得了的時候,對於逢中央、逢政府必反的自稱民主支持者,如泛民議員和各主要傳媒,便對打擊唐英年不遺餘力,但結果梁振英勝出,反對派當然要立刻改變打擊目標,全力打擊梁振英。

只要不是普選出來的,無論是任何「中央可以接受」的人出任特首,組成的政府,必定會被批評得體無完膚。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小事可以化大,要批鬥一個人及其班子,何其容易!

很多人都說梁振英只憑689票,是沒有認受性。當然,如何詮釋這得票數目,是看詮釋者立場。反對派、反梁的建制派,當然覺得是「只有」689票,比絕大部份直選議員的得票數字低。但是,另外一個角度,那689票的投票者,是循不同的途徑得到投票權,例如在其行業有代表性,又或是經過直選取得議席等,所以特首的選舉,說是一個間接選舉制度,亦說得通,那689票投票者的背後市民授權人數,是遠超689人。當然,這種「挺梁」的理論,沒有主流傳媒有興趣去提出。

泛民及其支持者,又很喜歡標籤反對或不同意見人士。例如,縱使梁振英多次否認他是共產黨員,但泛民就是說他講大話。當然,梁振英是否講大話,我亦不知道,但是,他是否共產黨員,和他有沒有心把香港搞好、能不能把香港搞好,有必然關係麼?泛民支持者,又喜歡把網上發表不同意見的人,標籤成「五毛」,其實是不是「五毛」,和他發表的言論正確性,有關係嗎?難道(自稱)是泛民支持者說的,一定是對的?其他人說的,一定是錯的?為什麼那些喜歡標籤人的泛民和它的支持者,不願意以事論事?扣帽子進行批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一些很不公平、不民主、不人道的手段,現在卻成為(自稱)民主支持者的最愛手段!

人心是無厭的,在泛民、福利主義議員慫恿市民的無止境的要求之下,政府永遠也滿足不了市民。梁振英政府要贏得民望,根本不能夠單憑政績,必須要打破主流傳媒被泛民及其盲目支持者的壟斷,方有轉機。當然,要打破壟斷,現在的政治氣候,市民已經被泛民洗腦之下,幾乎是沒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