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逆按揭,不失為一個選擇

每當政府推出一個措施,都有很多「百彈齋主」忙不迭地跑出來批評一翻。反對聲音,有合理原因支持的,當然是有助「點醒」政府,把事情的缺點改善,可惜有不少反對聲音,都是未經詳細分析的不客觀個人感受。

好像今次政府推的「逆按揭」安老按揭計劃,我覺得概念上其實不錯。人死後所有物質東西都帶不走,樓宇當然也不例外。所以,用逆按揭形式令長者能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盡量可以使用自己的財產,改善自己的生活,我覺得是很不錯的意念。而且,長者在從物業中套現的同時,又可以繼續居住在物業中,不用搬遷到陌生的地方,離開熟悉的街坊,這對不少長者亦是另一個吸引的地方。

當然,由於計劃詳情未有,不排除「魔鬼在細節中」,其實是「搵笨」計劃;但是,現在細節未有,把計劃說到一無是處恐怕是有欠公道。

有報導訪問陳婉嫻對計劃的意見,她回應說「絕對不會參加」。她憂慮「逆按揭最終都會交由銀行操作,而後者以賺錢為目標」,「令人質疑會否保障當事人的利益」。她並以「強積金」的情況作為例子。

無疑,她說的並非不可能發生,但是現在定論是言之過早。用銀行以賺錢為目的去斷定計劃不行,也是太武斷。賣衣服的要賺錢,開食店的要賺錢,巴士公司也要賺錢,難道她打算不穿、不吃、不乘車麼?其實只要能做到公平地各取所需,雙贏不是沒可能。現在說「絕不」參加,未免把話說得太死。

有些長者說希望把物業留給子女,若果長者的經濟充裕的,這想法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長者自己的生活已很艱難,何必硬要作這打算?難道子女應付生活的能力,比年邁的父母還不如嗎?子女如果是有孝心的,怎會不希望父母能有較優質的生活?不孝的子女,當然更不應把物業留給他們了。

有長者說寧可一次過把物業出售,免得夜長夢多。這無疑也是一個選擇,但不是對所有人都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對於不善理財的長者,有可能會把錢錯誤投資、甚至短時間之內把錢花光;又或者有健康體魄、生活的長者,選擇長時期甚至永遠收取定額款項,可能更有利。

當然,那種形式最合適,會人人不同,現在去說是言之尚早。相反,現在便否定計劃的用處,肯定是不客觀的偏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