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Yahoo!香港轉載了明報的一篇報導,引述了在《環球時報》發表的一篇由評論員單仁平題為《香港應把奶粉負擔當成貿易機遇》的文章,並指出該文章批評香港政府的立法很有問題,更有不少近乎侮辱的指責,例如:「是不是內地的支持,把香港人變得對掙錢懶惰和不敏感」等等。我亦留意到明報報導的這篇文章,亦引起了其他媒體裡的論政節目的熱烈討論。
香港普羅市民對於單仁平的文章的反應,可想而知。單仁平的文章中確實有不少歪理。不過,其實從他的立場,他刊登的文章的《環球時報》,根本是以大陸本土為主要市場,他寫的文章是要取悅內地人,或者起碼是從內地人角度去寫,是很容易理解,正如香港的蘋果日報、明報等主流報章,侮辱內地人的文章還少麼?正正在今天,便又看見很歧視內地人的陳雲又一篇題為《香港人,識縮腳》的文章。從香港人的立場,讀者可能覺得陳雲說的是事實,正如國內讀者亦可能覺得單仁平所言有理。
這些有立場的「文章」,沒有客觀、公平地提供全部事實給讀者,只是有作者主觀之言。不過,比這「評論員文章」為害更大,是那些形似記者「報導」事實,實則一樣有立場的偏頗文章!香港的各主要媒體的「報導」,幾乎都有這種情況!不只香港的傳媒,美國的傳媒有不少亦一樣「旗幟鮮明」,是某些政黨的支持者,我亦從網上看過不少美國人說現在只有「評論」而沒有了「報導」。
其實,有立場的「評論」文章,是有代讀者思考的效果,它羅列了各個論點,再去作出結論。讀者只讀到一面之詞,當然覺得有理,於是不用、亦無從分析,照單全收。潛移默化,讀者不用「思考」了,漸漸地只懂接受傳媒放進他腦裡的「主意」。
不過,求真、思考、分析是要花功夫、花精神的,不少香港人也樂於有人「代思考」,而且,誰不自私?誰願公道?正如單仁平等為「內地人」罵香港政府、香港人,陳雲等為香港人罵內地人,讀者都是覺得爽,當然,你香港人要去看大陸評論,或者是內地人如果看香港評論,恐怕是自招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