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愛國愛民」爭議,泛民種的因

今年六四,支聯會本打算用「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做口號,那知惹來本土派和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丁子霖的不滿,不但口誅筆伐,還呼籲市民杯葛六四晚會。很多人認為愛國等於愛共產黨,所以是錯的。支聯會多番解釋也說服不了人,縱使覺得愛國沒有錯,在各方壓力下決定取消使用那口號。

支聯會這次的不白之冤,可說是咎由自取。想起去年政府推國教時,泛民不少人為了讓反對國民教育合理化,於是打出了「愛國不是必然的」理論,社會、傳媒多個名人甚至說「可以恨國家」,當時泛民為了利用「反國教」去爭取立法會選票,對這些論述完全不覺得有問題,更遑論去糾正這錯誤觀點。但泛民去年才推動了「不愛國有理」,今年竟然180度轉變,要市民「愛國」,叫市民如何適應?雖然我覺得泛民這立場的轉變是「昨非而今是」,但大部份香港市民都不是憑自己理性思考去判斷對錯,而是一窩蜂去追求「名牌」,當你去年已成功把「不愛國」營造成一個正義名牌,人人都把這名牌穿戴上,今年卻突然說相反的才對,那去年說應該「不愛國」的如何說服自己、如何面對親友?難道說自己一直是錯的?要承認自己錯,太難了,還是迫你支聯會認錯容易得多。

去年我對於這鼓吹「可以恨國家」的風潮,很是反感,也很感慨不少人的是非不分,所以寫了一篇題為《什麼是愛國》的網誌,內裡對「愛國」的解釋,有不少和如今支聯會抗辯的論述相似。我反對「反國教」,說這些愛國理據是性格統一;相反,泛民如今說這些卻像是性格大變,叫市民摸不清他們的立場。

另外,本土派的愈來愈壯大,恐怕亦和泛民的抹黑香港現政府、抹黑中央政府不無關係。很多本土派的支持者、加入者都是二十多三十歲,雖然在香港回歸前還是在讀中、小學,但卻口口聲聲說以前殖民地時代各方面對比現在好,又覺得香港現在是為大陸所害,與大陸脫離所有關係香港會更好,這些都是泛民和大部份傳媒為了要爭普選而灌輸給香港市民的。現在,愈來愈多人加入這極端的群組,而且還開始對泛民的「溫和」手段不恥,加以攻擊,這可說是泛民作法自斃。

泛民這次碰得一鼻子灰,是因果報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