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談舊片︰末日救未來(Deep Impact)

在今個星期五(9月24日),明珠台又再重播1998年舊片《末日救未來 Deep Impact》。這部片是我個人其中一部很喜歡的電影,也算是近十多年來自己最喜歡的災難片。

什麼是我喜歡的電影?如果一部電影,我買了影碟,看了多次之後,劇情相當清晰,但當中午飯之後,如果再重看那影片,仍然趣味盎然,不會感到「飯氣攻心」而入睡,那便必定是我喜歡的電影。《末日救未來》正是其中一套。

我喜歡《末日救未來》,有幾個原因。首先,它的劇情頗合邏輯,對於一般人(包括我自己)來說,沒有明顯犯駁的地方。我覺得它真正能拍出「災難」的感覺︰政府在發覺可能滅世的災難來臨時,隱瞞事件不宣佈;政府面對災難實施了特別措施,例如凍結物價;臨近彗星撞擊地球的末日降臨時社會開始有暴亂;面對看似無法逃避的災難,仍然有很多人不放棄,盡力求生。令外,在片中也有不少令人動容的情節,例如:男主角(Elijah Wood 飾演的 Leo Biederman)嘗試令愛人可以獲得庇護所的配額不成功之後,放棄自己的配額,回頭尋找愛人;女主角(Tea Leoni 飾演的 Jenny Lerner)讓求生機會給一個有小女兒的同事;幾個太空人為了救地球,決定犧牲自己,在與彗星同歸於盡前,和親人話別等。

因為這些合理性、人性的描寫,令我能投入影片的劇情。相反,在當年(1998)上影的另一部殞石或彗星撞地球的災難片︰《絕世天劫 Armageddon》,雖然有布斯韋理斯( Bruce Willis )、賓艾弗力(Ben Affleck)等一線明星和近雙倍的製作費,那部片給我的感覺像一套「歷險片」,影片沒有描繪世界末日的味道,只有幾個鑽探工人匪夷所思地如何在殞石上歷險。

不過,令我頗意外的,是全球總票房上,《絕世天劫》比《末日救未來》更賣座。在美國影評網站 Rotten Tomatoes 上,對《末日救未來》的影評人喜好度,不到 50%。不過,我抽看了兩篇影評,覺得那些評論頗不成理,只是說「不夠緊湊」云云,更有一個所說不合理之處令我譁然︰「當 Leo Biederman 帶女友騎電單車逃生時,女友的母親把女嬰文給她,讓她帶女嬰逃生時,不帶走奶粉或尿片是荒謬!」(原文︰Disaster movies by nature are overwrought, but they
shouldn't be as consistently absurd as this. For example, Sarah's
doomed mom hands off her newborn to Sarah, who hops on a motorcycle
with the infant, leaving without a single diaper or bottle of formula.)...試想想︰如果那少女真的抱著尿片、奶粉、奶樽坐在電單車尾,會是什麼景象...

可能是我對這影片「情人眼裡出西施」吧,總覺得這片的成績被不合理貶低了。

另外,我曾經有過這念頭︰在各種天災當中,風暴、龍捲風、水浸、地震等已經屢見不鮮,連海嘯也卒之在 2004 年發生了。印象中,人類已知曾發生過的天災,在人類的歷史尚未發生的,好像只有大殞石、彗星撞地球了,會不會在我有生之年也會發生?不過,這種滅世的災難,不經歷便最好了 ... touch 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