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林煥光究竟說誰短視?

今天讀到了題為《斥港府施政過分短視》的報導,再次見到傳媒斷章取義、扭曲意思的功力。

報導是「根據」昨天的一個電台節目去報導。我昨天也聽了那節目的一部份,剛有聽到林煥光質疑「社會」是否太短視,不禁奇怪怎會變成針對政府?看了整段報導,原來記者把林煥光說政府欠規劃、欠效率,推論為「施政短視」,作為報導重點;相反林煥光明確地質疑「整個社會是否走向短視」的感慨說話,卻不去強調。

政府欠規劃、欠效率當然是應受譴責,但是,那不是新鮮事,更不是政府獨有。而且,推行骨灰龕場或垃圾堆填區等厭惡性設施時遇到的阻力,實在很難衝破。試想想,被要求興建骨灰龕場或堆填區的地方市民,定會強力反對,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當然支持那些市民,其他市民心中縱使希望政府成功在不是自己的地區興建那些厭惡性設施,但也不會做醜人、出頭鳥去支持政府。於是,政府推行那些政策沒有寸進,並不稀奇。

相反,我覺得林煥光有膽量去說出對市民來說不中聽的「整個社會是否走向短視」的忠言,更是難得。社會肯定是短視,不過,這不是林煥光一句話可以改變。而且,人性(或者人有的獸性)都是自私的,肯把大眾利益放高於自己利益的,稀也!

我自問都不想居所附近有骨灰龕場或垃圾堆填區,但對這立場很感慚愧,更肯定不會閉上眼睛把問題擠給政府,再把問題當成是政府的問題。

報紙讀者是報章的收入來源,所以報章對市民是奉承為多。想做一個公平、對事不對人、明白事情真相的人,報章所說的不能盲目相信、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