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周永新促撤關愛基金 – 不客觀

昨天有收聽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於港台節目《香港家書》裡,對施政報告中「關愛基金」的批評,今天我看到蘋果日報也有報導

周教授所持理據,可參考蘋果報導裡的敘述︰「政府沒有詳細解釋關愛基金成立目的,誰是受惠者也模糊不清,引起公眾許多可能與事實不符的揣測,未成立已蒙上污點。他認為基金最大弊處是欠缺完整理念,政府無想清楚基金如何與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配合,令基金淪為有錢人對窮人的施捨。」

我不同意周教授的論點。「關愛基金」的目的,其實已有說明,主要是幫助申請不到綜援的貧困市民。至於說「受惠者模糊不清」、「欠缺完整理念」等,正是提供了彈性,讓大眾現在可以討論如何制定。現在提議剛出,基金並未開始運作,未有定案並無不妥。除非基金原來是資助不合適的人,否則怎何現在就基於一些「擔憂」、尚未知會否出現的問題而取消?

說「基金淪為有錢人對窮人的施捨」,更令我反感。是「施捨」、「幫助」、「分享」、「回饋」抑或「奉獻」,根本只是名稱一個。是「施捨」抑或「捐助」,是出自捐助者和受助者的心態。捐款者如果不是出自愛心、是鄙視受助者,那便是「施捨」,他可以在捐「公益金」、「愛心滿東華」時作出「施捨」,根本不限於「關愛基金」。

你硬要說是「施捨」,是醜化這捐助,是令受助者難堪。星期六的賣旗籌款,難道便不可說是「施捨」麼?

周教授最後提議取消「關愛基金」之後,繼續去用錢支援申請不到綜援的貧困市民,根本就是和「關愛基金」大同小異。

社會上,逢政府提議必反的人真不少,論政者、傳媒、自稱民主者當然是有不少,想不到連學者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