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早幾天王光亞說「『成也英國,敗也英國』,香港部分公務員要更加有長遠的眼光和長遠的看法,才能在長遠的3至5年內幫助香港發展,又指香港很多事情,如經濟問題,都被政治化,令問題變得複雜,更加難以解決」。又說「公務員團體應以主人翁態度多考慮香港的未來發展,不應只接受指令和執行指令」。
香港的發展慢、甚至沒有什麼發展,可能是事實。但是,王光亞知不知道這可能正是香港人所想?
好像很多香港人都抗拒發展:機場第三條跑道不要興建、不要任何填海、港珠澳大橋不願興建、高鐵不願興建、舊區要保育不要重建、五、六十年歷史的「集體回憶」不可破壞重建、不要新商場或新商業區、要公共空間、要保留耕地。而且,有這種「念舊」、「懷舊」「美德」的香港人,不單是經常「想當年」的老人家,還有很多 80 後、90後的青年人。
所以,對於很多香港人,發展不是心中所想,現在香港的停滯不前,正是求仁得仁!
如果有香港人嫌沒有發展,希望他不是之前大聲疾呼「要環保」、「要保育」、「要集體回憶」那些人。否則,「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怎可能?
民主,有很多優點;獨裁強權,縱使有百害,不能否定也起碼有一利:執行一件事可以很有效率,在電影「2012」的劇情中,短時間內建成多艘救世方舟的,為什麼是中國而不是美國,正是基於中國單一政黨的效率。相反,近期美國兩黨在調高國債上限的糾纏,正是民主社會欠缺效率的一個例子。
香港,不是民主、也不是極權,但是卻集了兩個制度的缺點:政府既沒有民主政府的認受性,也沒有獨裁政府的效率。
無奈。
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iBond,益大戶?
iBond 今天開始可在第二市場買賣,初期升大約 6%。
如我之前的網誌所說,自己認購了一些,全數獲分配。
iBond 的分配辦法,有些人說「益了大戶」。現時的分配辦法,44 手或以下的,才會全數獲分配。44 手即是認購 44 萬的人。44 萬是「大」戶?請想一下:
所以,44萬元是不足夠一個作為退休用的儲蓄金額,怎可說是大戶?而且,如果對抽新股有認識的人,何曾見過小戶獲全數分配的?怎可說是「益了大戶」?
未有抽、抽得少的人,看開一點吧。
如我之前的網誌所說,自己認購了一些,全數獲分配。
iBond 的分配辦法,有些人說「益了大戶」。現時的分配辦法,44 手或以下的,才會全數獲分配。44 手即是認購 44 萬的人。44 萬是「大」戶?請想一下:
- 恆生銀行說養一個小孩要 400 萬時,44 萬即只是一成多;
- 對一個退休人士來說,假設每月房租是 5000 元,44 萬只足夠 7 年多。
所以,44萬元是不足夠一個作為退休用的儲蓄金額,怎可說是大戶?而且,如果對抽新股有認識的人,何曾見過小戶獲全數分配的?怎可說是「益了大戶」?
未有抽、抽得少的人,看開一點吧。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溫州鐵路慘劇
溫州的鐵路慘劇,的確是有很多未解的疑團。
首先,意外的成因還是未清楚。只知道一列車疑因雷電導致失去動力,被另一輛列車從後猛撞。有人說是列車調度出錯、列車司機出錯等,但我覺得列車系統設計上亦可能有問題,正如從事港鐵列車車長的葵青區議員梁志成說,港鐵的設計不容許兩列車於同一區段內行駛。這會是很根本、很簡單、很有效避免人為出錯的防止列車相撞的機制,難道國內的鐵路沒有這設計嗎?
意外發生後,準備移送列車殘骸時才發現生還的兩歲多小孩。據報導,當時列車殘骸內除了那小孩之外,還有多具其他遇難者的屍體,小孩正正是在幾具成人屍體之下。怎可還有遺骸便去移動列車殘骸?就算沒有生還者,如何防止搬運列車殘骸中,遺體不受進一步損害?對遇難者是否有欠尊重?
把肇事列車車頭急急就地埋藏,也是匪夷所思的做法,叫人很難不起疑竇。
國內有關部門如此處理慘劇手法,實在令人失望。
不過,唯一還算是有進步地方,是有相當大量的即時官方、非官方報導,沒有對現場、或相關新聞進行封鎖,讓外界可作監察,算是事件處理中可以嘉許的地方。
首先,意外的成因還是未清楚。只知道一列車疑因雷電導致失去動力,被另一輛列車從後猛撞。有人說是列車調度出錯、列車司機出錯等,但我覺得列車系統設計上亦可能有問題,正如從事港鐵列車車長的葵青區議員梁志成說,港鐵的設計不容許兩列車於同一區段內行駛。這會是很根本、很簡單、很有效避免人為出錯的防止列車相撞的機制,難道國內的鐵路沒有這設計嗎?
意外發生後,準備移送列車殘骸時才發現生還的兩歲多小孩。據報導,當時列車殘骸內除了那小孩之外,還有多具其他遇難者的屍體,小孩正正是在幾具成人屍體之下。怎可還有遺骸便去移動列車殘骸?就算沒有生還者,如何防止搬運列車殘骸中,遺體不受進一步損害?對遇難者是否有欠尊重?
把肇事列車車頭急急就地埋藏,也是匪夷所思的做法,叫人很難不起疑竇。
國內有關部門如此處理慘劇手法,實在令人失望。
不過,唯一還算是有進步地方,是有相當大量的即時官方、非官方報導,沒有對現場、或相關新聞進行封鎖,讓外界可作監察,算是事件處理中可以嘉許的地方。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只懂、只肯企硬的政客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香港時間今天早上,向全國發表他對國會對提昇國債限額討論的裹足不前的看法。
美國如果國債限額未能提高,不單對美國,也對全世界的經濟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美國兩黨從政治上考慮,互不退讓。
奧巴馬在演說中,說:
其中「他們」指美國公民,「城市」指美國政治中心華盛頓市。我估計這是奧巴馬自己心中話,借美國公民去控訴罷了,因為我懷疑能超脫黨派、政治理念的美國人,不會很多。
不理大形勢、社會整體、長遠利益,只憑「崇高」政治理想去企硬,是最易的事,也是很容易賺取政治利益的事。美國政壇如此,我覺得香港也是一樣:自己自稱「寸步不讓」,人家和政府談判,被說成「轉軚」。
眾所周知:「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看來,真正懂政治的政客不多。
美國如果國債限額未能提高,不單對美國,也對全世界的經濟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美國兩黨從政治上考慮,互不退讓。
奧巴馬在演說中,說:
They’re fed up with a town where compromise has become a dirty word.(意思:他們對於一個視「妥協」為禁忌的城市,覺得受夠了。)
其中「他們」指美國公民,「城市」指美國政治中心華盛頓市。我估計這是奧巴馬自己心中話,借美國公民去控訴罷了,因為我懷疑能超脫黨派、政治理念的美國人,不會很多。
不理大形勢、社會整體、長遠利益,只憑「崇高」政治理想去企硬,是最易的事,也是很容易賺取政治利益的事。美國政壇如此,我覺得香港也是一樣:自己自稱「寸步不讓」,人家和政府談判,被說成「轉軚」。
眾所周知:「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看來,真正懂政治的政客不多。
吳志森對遞補方案的批評
讀了吳志森題為《吳志森﹕死不悔改 諉過於人》的文章。
吳志森的政治立場,相信大部份有聽過、看過他的電台、電視節目和文章,都很清楚。所以,這篇他關於立法會遞補機制諮詢的「評論」,可以預計大約是說些什麼。
政府這次的改變議員出缺安排的過程,最初明顯地錯估形勢,方案亦不妥當,但現在正式進行諮詢,可說是亡羊補牢。但是,很多人,包括吳志森和很多傳媒人,應該沒有完整看過那諮詢文件,便根據其他人的轉述和節錄,去批評和謾罵。
好像吳志森說:「諮詢文件只提出4個方案,沒有方案0,也沒有方案5,『維持現狀,出缺補選』」。如果他是有讀過那《填補立法會議席空缺安排諮詢文件》,可見到在 5.06 段 《徵求意見》裡,有以下敘述:
現階段,當局歡迎公眾就以下問題提出意見:
文件在 5.06(a) 有明確問市民,議員隨意辭職引發補選並再參選,是否一漏洞,5.06(c)問如無需堵塞漏洞,是否應維持現狀,何來說諮詢中沒有讓市民維持不變的選擇?
我支持改變現有制度並選擇方案三,原因可見我前一篇網誌。
明明是人為出缺,本無補選必要,卻因幾個議員、政黨的個人意願去做成,我覺得的確是濫用機制。試想想將來立法會有超級區議員之後,只需要一人辭職便要全港進行補選,那浪費的公帑、引起的政治緊張形勢、社會動盪,可以是很沉重的代價。香港市民究竟對這潛在代價有否清楚認知,是否真的有準備去承擔?
吳志森的政治立場,相信大部份有聽過、看過他的電台、電視節目和文章,都很清楚。所以,這篇他關於立法會遞補機制諮詢的「評論」,可以預計大約是說些什麼。
政府這次的改變議員出缺安排的過程,最初明顯地錯估形勢,方案亦不妥當,但現在正式進行諮詢,可說是亡羊補牢。但是,很多人,包括吳志森和很多傳媒人,應該沒有完整看過那諮詢文件,便根據其他人的轉述和節錄,去批評和謾罵。
好像吳志森說:「諮詢文件只提出4個方案,沒有方案0,也沒有方案5,『維持現狀,出缺補選』」。如果他是有讀過那《填補立法會議席空缺安排諮詢文件》,可見到在 5.06 段 《徵求意見》裡,有以下敘述:
現階段,當局歡迎公眾就以下問題提出意見:
(a) 議員隨意辭職引發補選並再參選,及補選耗用大量公帑的現象是否一個需要堵塞的漏洞( 見第1.02 至1.05 段及4.03 至4.05段);
(b) 如果認為應該堵塞漏洞,第四章所列的各個方案中,哪個(或多個)較為合適:
(b) 如果認為應該堵塞漏洞,第四章所列的各個方案中,哪個(或多個)較為合適:
(i) 方案一: 限制辭職議員參加同屆任期內任何補選( 見第4.07 及4.08段);
(ii) 方案二: 當局建議的先用同一候選人名單, 後再用遞補順位名單的替補機制(見第4.09 至4.15 段);
(iii) 方案三: 替補機制不適用於因去世、重病或其他非自願情況出現的空缺(見第4.16 至4.18 段);
(iv) 方案四: 利用同一候選人名單的替補機制, 並在名單用盡後讓議席懸空(見第4.19 及4.20 段);
(ii) 方案二: 當局建議的先用同一候選人名單, 後再用遞補順位名單的替補機制(見第4.09 至4.15 段);
(iii) 方案三: 替補機制不適用於因去世、重病或其他非自願情況出現的空缺(見第4.16 至4.18 段);
(iv) 方案四: 利用同一候選人名單的替補機制, 並在名單用盡後讓議席懸空(見第4.19 及4.20 段);
(c) 如果認為無需堵塞漏洞,是否應維持現狀,即不修訂法例,議員辭職會進行補選,而辭職議員可參加該補選,及因而耗用大量公帑( 見第1.02 至1.05 段及4.03 至4.05段);
文件在 5.06(a) 有明確問市民,議員隨意辭職引發補選並再參選,是否一漏洞,5.06(c)問如無需堵塞漏洞,是否應維持現狀,何來說諮詢中沒有讓市民維持不變的選擇?
我支持改變現有制度並選擇方案三,原因可見我前一篇網誌。
明明是人為出缺,本無補選必要,卻因幾個議員、政黨的個人意願去做成,我覺得的確是濫用機制。試想想將來立法會有超級區議員之後,只需要一人辭職便要全港進行補選,那浪費的公帑、引起的政治緊張形勢、社會動盪,可以是很沉重的代價。香港市民究竟對這潛在代價有否清楚認知,是否真的有準備去承擔?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我看遞補方案
政府推出四個立法會議員出缺遞補方案:
選擇任何一個方案之前,市民要思考的,是之前公、社黨搞的五區總辭,是否一個好的行動。如果是好的,那當然是不應改變現在的制度,讓將來可以再搞;若果是不好的,那便應該改變制度,防止有議員再犯。否則,明知現有制度有問題卻不去解決,和明知風季來臨卻不去修補破窗一樣,是短視和不負責任。
其實之前公社黨搞總辭時,得不到民主黨支持,司徙華極力反對,結果投票率只有 17% ,已明顯指出那是有問題的行動。本來公社搞的「變相公投」是要立刻爭取一人一票去選所有議員和特首,照計是爭取民主的好事,但我卻不支持那次「變相公投」。因為假設那次「變相公投」得到多數市民參與,結果對市民一定是有害無益:如果只有少部份人投支持票,那「大部份市民支持民主」之說變成謊話;相反如果市民大比數投支持票,那便是把全香港市民推向和中央政府的對立、硬碰,沒有了斡旋餘地,對香港市民的安逸生活的衝擊,難以預計。雖然有不少香港人、泛民喜歡夜郎自大,以為可以挾民意去為所欲為,但現實是以香港彈丸之地、七百萬人這數目不到全中國十三億人口的 1%,中央政府要打壓香港、放棄香港,香港是對抗不了。
不是說香港人處於弱勢便要逆來順受,就算文化大革命再臨仍要默默啞忍。所謂「不自由,無寧死」,在自由、公義受傷害時,那才是真正為正義、為大我的人站出來對抗的時候。希望泛民中人,不會在那真正危難時,變得「明哲保身」,離棄市民,人家要他簽悔過書便簽。
話說回來,若果同意要防止議員肆意再搞「變相公投」,「擺香港市民上枱」,便應把議員這過份權力收回。
四個方案中,我會選擇方案三。這方案跟我之前一篇網誌所提議的,大同小異。這方案在正常出缺情況之下,是和之前的制度一樣,沒有分別。至於當議員故意辭職時,才採取遞補,那議員便不會選擇那無意思的行動了。
- 方案一是限制議員辭職後不可以在同一屆再參選。
- 方案二是政府原本的方案,即如果有立法會直選議席出缺,先由同一張名單排後面的候選人補上。如果一直數下去都沒有人能遞補,就由上次選舉中最高票的落敗者補上。
- 方案三是分兩種處理方法,如果因為患病或死亡等自然出缺,依舊舉行補選,但如果是主動辭職,就會由同名單遞補。
- 方案四是先由同名單遞補,同一張名單沒有合適人選,議席就會懸空。
選擇任何一個方案之前,市民要思考的,是之前公、社黨搞的五區總辭,是否一個好的行動。如果是好的,那當然是不應改變現在的制度,讓將來可以再搞;若果是不好的,那便應該改變制度,防止有議員再犯。否則,明知現有制度有問題卻不去解決,和明知風季來臨卻不去修補破窗一樣,是短視和不負責任。
其實之前公社黨搞總辭時,得不到民主黨支持,司徙華極力反對,結果投票率只有 17% ,已明顯指出那是有問題的行動。本來公社搞的「變相公投」是要立刻爭取一人一票去選所有議員和特首,照計是爭取民主的好事,但我卻不支持那次「變相公投」。因為假設那次「變相公投」得到多數市民參與,結果對市民一定是有害無益:如果只有少部份人投支持票,那「大部份市民支持民主」之說變成謊話;相反如果市民大比數投支持票,那便是把全香港市民推向和中央政府的對立、硬碰,沒有了斡旋餘地,對香港市民的安逸生活的衝擊,難以預計。雖然有不少香港人、泛民喜歡夜郎自大,以為可以挾民意去為所欲為,但現實是以香港彈丸之地、七百萬人這數目不到全中國十三億人口的 1%,中央政府要打壓香港、放棄香港,香港是對抗不了。
不是說香港人處於弱勢便要逆來順受,就算文化大革命再臨仍要默默啞忍。所謂「不自由,無寧死」,在自由、公義受傷害時,那才是真正為正義、為大我的人站出來對抗的時候。希望泛民中人,不會在那真正危難時,變得「明哲保身」,離棄市民,人家要他簽悔過書便簽。
話說回來,若果同意要防止議員肆意再搞「變相公投」,「擺香港市民上枱」,便應把議員這過份權力收回。
四個方案中,我會選擇方案三。這方案跟我之前一篇網誌所提議的,大同小異。這方案在正常出缺情況之下,是和之前的制度一樣,沒有分別。至於當議員故意辭職時,才採取遞補,那議員便不會選擇那無意思的行動了。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大部份香港人沒長期儲蓄
讀了題為《學者批評強積金恩恤制度諮詢浪費時間》的報導。報導中訪問了學者和財經業界人士,都不支持恩恤制度。文章中有人留言批評、辱罵兩被訪者。
強積金的儲蓄,其實不足以支持供款人的退休生活。真正為自己退休生活打算,做到能自給自足的人,一定需要再儲蓄、籌備另一筆款項。現在很多人要求提早拿取強積金的人,明顯沒有額外儲蓄,只想有錢盡早花光,樂得將來早點享用政府福利。好像最近的 iBond,報導估計只有 2% 的合資格的人申請。明明是優於銀行存款的選擇,卻只有這麼少的人申請,可見到有一萬元積蓄並有信心能 3 年不動用的人,不多矣。
其實,如果香港人都自覺地去儲蓄,那政府何需要「迫」市民去儲蓄?
當然,有一些低收入或者家庭負擔大的人真的是捉襟見肘,未必有閒錢去儲蓄。對於大部份其他人來說,儲蓄,是一種習慣。有這習慣的人,很多時收入很低也會有儲蓄。沒這習慣的人,永遠都會覺得「只是剛好足夠」。有很多人都是習慣了消費生活,有錢去買不必要的消費品或享樂,而不去為將來打算。如很多人買智能手機、用高價電話計劃、經常外出用膳、外遊等等。
以前小時候讀了伊索預言中螞蟻和蚱蜢的故事:螞蟻夏天時把糧食儲蓄,草蜢只忙著唱歌享樂;到冬天時,螞蟻享受之前準備了的糧食,而草蜢只有飢腸轆轆,問螞蟻要食物。這寓言當然是贊許螞蟻的未雨綢繆,但大部份現代人卻好像只會學草蜢的「及時行樂」,到將來倚靠其他人的幫助。當然,現在的「草蜢」不用低聲下氣去求,而是和政客一起「理直氣壯」地要政府從其他納稅人辛苦付出的稅款去「幫助」。
有些人受客觀因數、人生際遇不佳而要其他人去幫助,是有合理原因,不必自責。但是其他那些只會短視享眼前樂,之後倚靠他人的人,恐怕為數不少。
螞蟻和蚱蜢的一個動畫:
強積金的儲蓄,其實不足以支持供款人的退休生活。真正為自己退休生活打算,做到能自給自足的人,一定需要再儲蓄、籌備另一筆款項。現在很多人要求提早拿取強積金的人,明顯沒有額外儲蓄,只想有錢盡早花光,樂得將來早點享用政府福利。好像最近的 iBond,報導估計只有 2% 的合資格的人申請。明明是優於銀行存款的選擇,卻只有這麼少的人申請,可見到有一萬元積蓄並有信心能 3 年不動用的人,不多矣。
其實,如果香港人都自覺地去儲蓄,那政府何需要「迫」市民去儲蓄?
當然,有一些低收入或者家庭負擔大的人真的是捉襟見肘,未必有閒錢去儲蓄。對於大部份其他人來說,儲蓄,是一種習慣。有這習慣的人,很多時收入很低也會有儲蓄。沒這習慣的人,永遠都會覺得「只是剛好足夠」。有很多人都是習慣了消費生活,有錢去買不必要的消費品或享樂,而不去為將來打算。如很多人買智能手機、用高價電話計劃、經常外出用膳、外遊等等。
以前小時候讀了伊索預言中螞蟻和蚱蜢的故事:螞蟻夏天時把糧食儲蓄,草蜢只忙著唱歌享樂;到冬天時,螞蟻享受之前準備了的糧食,而草蜢只有飢腸轆轆,問螞蟻要食物。這寓言當然是贊許螞蟻的未雨綢繆,但大部份現代人卻好像只會學草蜢的「及時行樂」,到將來倚靠其他人的幫助。當然,現在的「草蜢」不用低聲下氣去求,而是和政客一起「理直氣壯」地要政府從其他納稅人辛苦付出的稅款去「幫助」。
有些人受客觀因數、人生際遇不佳而要其他人去幫助,是有合理原因,不必自責。但是其他那些只會短視享眼前樂,之後倚靠他人的人,恐怕為數不少。
螞蟻和蚱蜢的一個動畫: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特首兩司長民望處危險線?
看了題為《特首兩司長民望處危險線》的報導。
報導中說,根據港大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七一過後,特首、政務司長及財政司長的評分,全部處於45分危險線上下。數字顯示,曾蔭權現時的支持度評分為45.6分,政務司長唐英年的支持度評分為46分,財政司長曾俊華的支持度評分為44.9分。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相信與處理替補機制立法有關,而持續下去的話,特區政府將會出現管治危機。
我不知道那「45分危險線」是如何釐定。當然,如果市民評分持續下降,政府管治將會愈趨困難,但現在幾個官員的分數,有多「危險」,我有點懷疑。
看看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六月的一個民意調查中,支持的比率 (Approval Rate )都只是 47%,和幾個香港官員差不多。但是,在將舉行的 2012 的總統大選,並沒有任何預測敢排除他連任的機會。(可參考美國 CBS 電視台 4 月份的一個分析)。
當然,政府應該令市民的滿意率提高,但不是盲目滿足「聲音很大」的一撮市民的要求,應該為整體市民的長遠利益去著想。而且,45分真的是很危險嗎?
報導中說,根據港大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七一過後,特首、政務司長及財政司長的評分,全部處於45分危險線上下。數字顯示,曾蔭權現時的支持度評分為45.6分,政務司長唐英年的支持度評分為46分,財政司長曾俊華的支持度評分為44.9分。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相信與處理替補機制立法有關,而持續下去的話,特區政府將會出現管治危機。
我不知道那「45分危險線」是如何釐定。當然,如果市民評分持續下降,政府管治將會愈趨困難,但現在幾個官員的分數,有多「危險」,我有點懷疑。
看看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六月的一個民意調查中,支持的比率 (Approval Rate )都只是 47%,和幾個香港官員差不多。但是,在將舉行的 2012 的總統大選,並沒有任何預測敢排除他連任的機會。(可參考美國 CBS 電視台 4 月份的一個分析)。
當然,政府應該令市民的滿意率提高,但不是盲目滿足「聲音很大」的一撮市民的要求,應該為整體市民的長遠利益去著想。而且,45分真的是很危險嗎?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派錢給新移民
以下轉載自題為《財委會通過注資15億關愛派錢》的報導:
本來新移民並沒有 6000 元的分派,如今政府用「關愛基金」這非官方渠道,令有需要的新移民同樣得到 6000 元的資助,應該是令那些獲助人得到喜悅。黃成智的那「擋箭牌」問題,令我感不到他「成智」,對他的智慧「成疑」。
李卓人說的什麼「新移民引入資產審查是歧視」,也是強詞奪理,挑撥是非。其實,如我之前的一篇網誌所言,香港永久居民的人人 6000 元我覺得已是用非其所,並非善用公帑,如今對不是永久居民的分發 6000 元,採取較善用資源的政策,說什麼「歧視」?
其實,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說:
盲目派錢 6000元的行動,會導致 2011 / 2012 的財政預算,出現 144 億元赤字,那算不算是違反基本法呢?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向關愛基金額外注資15億元,用以派發6000元予合資格低收入新移民。
民建聯和工聯會都表態支持,但民主黨的黃成智質疑,政府將派發津貼責任,推予關愛基金,是利用關愛基金作擋箭牌,不負責任,職工盟李卓人亦提出,派錢予新移民引入資產審查是歧視。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回應表示,入息審查以家庭住戶為單位,是一貫做法。他又指出,政府對新移民採取包容態度,向永久居民派錢目的是藏富於民,但向新移民派錢是幫助有需要的人適應新生活,兩個項目不同,不應該向延遲取款的新移民提供奬賞。
民建聯和工聯會都表態支持,但民主黨的黃成智質疑,政府將派發津貼責任,推予關愛基金,是利用關愛基金作擋箭牌,不負責任,職工盟李卓人亦提出,派錢予新移民引入資產審查是歧視。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回應表示,入息審查以家庭住戶為單位,是一貫做法。他又指出,政府對新移民採取包容態度,向永久居民派錢目的是藏富於民,但向新移民派錢是幫助有需要的人適應新生活,兩個項目不同,不應該向延遲取款的新移民提供奬賞。
本來新移民並沒有 6000 元的分派,如今政府用「關愛基金」這非官方渠道,令有需要的新移民同樣得到 6000 元的資助,應該是令那些獲助人得到喜悅。黃成智的那「擋箭牌」問題,令我感不到他「成智」,對他的智慧「成疑」。
李卓人說的什麼「新移民引入資產審查是歧視」,也是強詞奪理,挑撥是非。其實,如我之前的一篇網誌所言,香港永久居民的人人 6000 元我覺得已是用非其所,並非善用公帑,如今對不是永久居民的分發 6000 元,採取較善用資源的政策,說什麼「歧視」?
其實,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說: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盲目派錢 6000元的行動,會導致 2011 / 2012 的財政預算,出現 144 億元赤字,那算不算是違反基本法呢?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米芝蓮噩夢?
看了題為《米芝蓮噩夢 平民食肆賺少少做到氣咳》的報導影片,覺得匪夷所思。
報導內容說有兩間較低檔的食肆,在得到世界著名食評機構米芝蓮的嘉許之後,食客數量大增,整天忙過不停,營運成本亦相應大增,店舖是忙碌了,但盈利卻沒有明顯上升。報導亦引述飲食業和經濟專家說,由於成本上升,食肆經營愈來愈困難,「盛名同利益未必成正比」。
我覺得那兩家店舖的東主如果並沒有歪曲事實的話,那他們不是不懂成本計算,便是對自己做生意的目的未搞清楚。若果生意愈多,利益沒有增加,那相信是計錯了成本,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加價便可以了!不但令顧客減少,亦可以令邊際利潤回覆正數、合理水平。
若果店東覺得加價會令到一些食客負擔不起,有違自己的宗旨,那他是本著「造福市民」的偉大情操,那應該不會對「沒錢賺」介懷吧?若果又想做善事,又不滿於沒有收入增加,那恐怕有點精神分裂...
這兩間忙過不停的食肆埋怨生意太多,不知有沒有顧及其他一些冷清同業的感受...
報導內容說有兩間較低檔的食肆,在得到世界著名食評機構米芝蓮的嘉許之後,食客數量大增,整天忙過不停,營運成本亦相應大增,店舖是忙碌了,但盈利卻沒有明顯上升。報導亦引述飲食業和經濟專家說,由於成本上升,食肆經營愈來愈困難,「盛名同利益未必成正比」。
我覺得那兩家店舖的東主如果並沒有歪曲事實的話,那他們不是不懂成本計算,便是對自己做生意的目的未搞清楚。若果生意愈多,利益沒有增加,那相信是計錯了成本,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加價便可以了!不但令顧客減少,亦可以令邊際利潤回覆正數、合理水平。
若果店東覺得加價會令到一些食客負擔不起,有違自己的宗旨,那他是本著「造福市民」的偉大情操,那應該不會對「沒錢賺」介懷吧?若果又想做善事,又不滿於沒有收入增加,那恐怕有點精神分裂...
這兩間忙過不停的食肆埋怨生意太多,不知有沒有顧及其他一些冷清同業的感受...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家教
這幾天,有兩則關於小孩表現的新聞、城市話題,一則是發生在香港,一則在美國。
有人上載了一題為《小學雞當街鬧父母》的短片到互聯網,事件發生在香港大埔,一個怒不可遏的小孩,在大庭廣眾之下,高聲大罵父母和干涉的旁人。有人評之為港童、小學雞:
有人上載了一題為《小學雞當街鬧父母》的短片到互聯網,事件發生在香港大埔,一個怒不可遏的小孩,在大庭廣眾之下,高聲大罵父母和干涉的旁人。有人評之為港童、小學雞: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荒謬的《電訊服務合約業界實務守則》
電訊服務供應商制訂了《電訊服務合約業界實務守則》,日後「非應邀合約」(即上門推銷訂立的合約)須提供至少7日冷靜期,但電話宣傳、街頭拉客不受保障。(詳情見相關明報報導。)
什麼業界自我監察,多數都不見到成效。好像今次所謂《電訊服務合約業界實務守則》,只管制上門推銷,電話宣傳、街頭拉客竟然可以豁免,簡直是業界對政府、消費者的嘲弄。現在,除了那些小數沒有大廈管理的樓宇,大部份私人樓宇、公屋和居屋都不會接受上門推銷,我懷疑究竟還有沒有電訊商會進行「上門推銷」。相反,他們的主要推銷(硬銷)途徑正正是電話推銷和街頭拉客,偏偏不受管制,業界和政府給的理由,竟然是「上門推銷情况,消費者承受較大壓力,直言『電話可以收線,街頭推銷也可以避開』」,是言不成理。難道遇到上門推銷,住戶不可以閉門不開,或者在銷售其間關門拒絕麼?如此理由,不知是有關官員是真痴定是假呆,抑或是胡亂找個藉口,橫豎是市民奈他們不得。
政府想市民支持,必須要對市民做真正有益的事。如此偏袒商人的行為,難怪民意低企。
議員如果是做實事,應在這些民生有關的課題上多做點事。不過,做實事的議員,不多見...。
什麼業界自我監察,多數都不見到成效。好像今次所謂《電訊服務合約業界實務守則》,只管制上門推銷,電話宣傳、街頭拉客竟然可以豁免,簡直是業界對政府、消費者的嘲弄。現在,除了那些小數沒有大廈管理的樓宇,大部份私人樓宇、公屋和居屋都不會接受上門推銷,我懷疑究竟還有沒有電訊商會進行「上門推銷」。相反,他們的主要推銷(硬銷)途徑正正是電話推銷和街頭拉客,偏偏不受管制,業界和政府給的理由,竟然是「上門推銷情况,消費者承受較大壓力,直言『電話可以收線,街頭推銷也可以避開』」,是言不成理。難道遇到上門推銷,住戶不可以閉門不開,或者在銷售其間關門拒絕麼?如此理由,不知是有關官員是真痴定是假呆,抑或是胡亂找個藉口,橫豎是市民奈他們不得。
政府想市民支持,必須要對市民做真正有益的事。如此偏袒商人的行為,難怪民意低企。
議員如果是做實事,應在這些民生有關的課題上多做點事。不過,做實事的議員,不多見...。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1000歲的人
看見 Yahoo! 香港的熱門搜尋上,有「1000歲的人」的關鍵字。點擊下去看,原來是一些報導、轉述關於有科學家指活過 1000 歲的人將會、已經出世。
首先,從搜尋結果網頁,見到有兩說法,一是說活過 1000 歲的人「已經」出世,另一說法活過 150 歲的人已經出世,活過 1000 歲的人「將會」在 20 年內出世。奇怪的是,兩種說法看來都是引述自科學家奧布里·德格雷 Aubrey De Grey 的報導。
最初以為前者是一謬誤,後來搜尋了一下,發覺原來很早之前已有報導引述奧布里·德格雷說活過 1000 歲的人已經出世。如在2004年一篇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裡引述奧布里·德格雷說:活到 1000 歲的人今年已經 60 歲了。(原文:I think the first person to live to 1,000 might be 60 already. )而早兩天今年7月日6《每日郵報》引述同一科學家的報導,他變得保守了一點,說活過 1000 歲的人「將會」在 20 年內出世。(《每日郵報 Daily Mail》的那篇原文:Aubrey De Grey believes that the first person to live for 1,000 years will be born in the next two decades.)
20年內發展出令人活過 1000 歲的科技,我不敢莽下斷言說「會」或是「不會」。按照醫學界的「往績」,對疾病的醫療進展,總是比預期差很多。例如癌症,超過半世紀的研究,仍然是人類的頭號大敵。愛滋病被發現三十多、四十年,仍然是一個絕症。可能正是如此,那科學家奧布里·德格雷修訂了他的說法...
但是,我卻從來都不會貿然把人類「長生不老」這種可能性抹煞,尤其是如果「現實」只是我或者別人的一個「夢」...
從現實去看,如果人真的活過 150 歲,甚至 1000 歲,肯定對每個人和整體人類有很多可預見的影響。例如很多退休計劃都是以 70、80、90 頂多 100 歲壽命去預算。如果人活超過 100 歲,很多人的晚期生活在積蓄用光了之後會變得艱難。社會的「退休」保障處理,肯定亦要從新訂製,甚至取消。所以,對於每個準備「退休」的人,擁有「可持續收入」才是較理想的退休計劃。
有人說如果人活過 1000 歲,「地球就會被擠爆了」。其實可以預計,如果人能夠長生不老,生育將會是配額制,只有因有人死亡(如死於意外、自殺),才容許讓人生小孩。
人可以戰勝「死亡」,將會是一個有趣的小說意念。
首先,從搜尋結果網頁,見到有兩說法,一是說活過 1000 歲的人「已經」出世,另一說法活過 150 歲的人已經出世,活過 1000 歲的人「將會」在 20 年內出世。奇怪的是,兩種說法看來都是引述自科學家奧布里·德格雷 Aubrey De Grey 的報導。
最初以為前者是一謬誤,後來搜尋了一下,發覺原來很早之前已有報導引述奧布里·德格雷說活過 1000 歲的人已經出世。如在2004年一篇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裡引述奧布里·德格雷說:活到 1000 歲的人今年已經 60 歲了。(原文:I think the first person to live to 1,000 might be 60 already. )而早兩天今年7月日6《每日郵報》引述同一科學家的報導,他變得保守了一點,說活過 1000 歲的人「將會」在 20 年內出世。(《每日郵報 Daily Mail》的那篇原文:Aubrey De Grey believes that the first person to live for 1,000 years will be born in the next two decades.)
20年內發展出令人活過 1000 歲的科技,我不敢莽下斷言說「會」或是「不會」。按照醫學界的「往績」,對疾病的醫療進展,總是比預期差很多。例如癌症,超過半世紀的研究,仍然是人類的頭號大敵。愛滋病被發現三十多、四十年,仍然是一個絕症。可能正是如此,那科學家奧布里·德格雷修訂了他的說法...
但是,我卻從來都不會貿然把人類「長生不老」這種可能性抹煞,尤其是如果「現實」只是我或者別人的一個「夢」...
從現實去看,如果人真的活過 150 歲,甚至 1000 歲,肯定對每個人和整體人類有很多可預見的影響。例如很多退休計劃都是以 70、80、90 頂多 100 歲壽命去預算。如果人活超過 100 歲,很多人的晚期生活在積蓄用光了之後會變得艱難。社會的「退休」保障處理,肯定亦要從新訂製,甚至取消。所以,對於每個準備「退休」的人,擁有「可持續收入」才是較理想的退休計劃。
有人說如果人活過 1000 歲,「地球就會被擠爆了」。其實可以預計,如果人能夠長生不老,生育將會是配額制,只有因有人死亡(如死於意外、自殺),才容許讓人生小孩。
人可以戰勝「死亡」,將會是一個有趣的小說意念。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奧巴馬,小時候「見識」過的中國人
正在看一本美國總統奧巴馬於 1995 年出版的書,名為《Dreams from My Father: 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內容是奧巴馬的生平自述,和他對膚色、種族的認知之路。只看了書的大約三分之一,說到奧巴馬剛進了大學 (Occidental College)。
很意外,書中有一小節竟然提及一個中國人家庭。在第 53 頁,情節為:奧巴馬在 10 歲時從印尼乘飛機回到夏威夷,正在入境大堂等候:
不知那中國人家庭是否香港人。不過,當年是 1971年,中國大陸家庭到夏威夷的應該不多吧,看來是香港家庭的機會大一點。書中有如此細緻的描寫,肯定是一件令當今美國總統「感受」很深的事件。
那是40年前的事了,不知現在的香港、中國人進步、文明了多少...
很意外,書中有一小節竟然提及一個中國人家庭。在第 53 頁,情節為:奧巴馬在 10 歲時從印尼乘飛機回到夏威夷,正在入境大堂等候:
「I looked to the front of the line, where a Chinese family seemed to be having some problems with the customs officials. They had been a lively bunch during the flight from Hong Kong, the father taking off his shoes and padding up and down the aisles, the children clambering over seats, the mother and grandmother hoarding pillows and blankets and chattering endlessly to one another. Now the family was standing absolutely still, trying to will themselves invisible, their eyes silently following the hands that riffled through their passports and luggage with a menacing calm.」
不知那中國人家庭是否香港人。不過,當年是 1971年,中國大陸家庭到夏威夷的應該不多吧,看來是香港家庭的機會大一點。書中有如此細緻的描寫,肯定是一件令當今美國總統「感受」很深的事件。
那是40年前的事了,不知現在的香港、中國人進步、文明了多少...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美國數目最多的餐館類別是:中餐館!
根據 Yahoo! US 題為《Most popular type of restaurant in U.S.》的影片報導,美國最流行的餐館類別,不是漢堡包店或 pizza 店,竟然是中餐館!據該報導,中餐館的數目大約有 46000,比 McDonald's, Burger King, Wendy's, Pizza Hut 和 Domino's 的數目加起來還要多!
嘩,估不到...
該報導還有介紹一些中餐在美國的歷史,和一些美國才有的「中菜」和特色,例如美國才有、中國找不到的「雜碎」和「Fortune Cookies 運程曲奇」。有興趣的可 click 過去看一下。
嘩,估不到...
該報導還有介紹一些中餐在美國的歷史,和一些美國才有的「中菜」和特色,例如美國才有、中國找不到的「雜碎」和「Fortune Cookies 運程曲奇」。有興趣的可 click 過去看一下。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iBond,最好少啲人抽...
讀了、聽了一些關於政府通脹掛鈎債券 iBond 的報導,如明報的相關報導。「例牌」,有不少批評的聽音。
今天早上,聽到港台的一個新聞節目裡,有記者訪問一嘉賓,說 iBond 的回報有沒有機會增加,嘉賓說估計不會,因為估計通脹大升的可能性不會太大,記者再三追問通脹不大升的原因云云。
很明顯,記者根本不明白 iBond 的目的。iBond 的本質,是不會帶給投資者利益,意思是三年後你的每手 iBond 價值,恰恰會是等於今天你的一萬元價值。如果通脹大幅上升,數字上回報是多了,但實際上和通脹小幅上升的回報價值上是一樣。相反,由於 iBond 有最低息率 1%,如果通脹小於 1%,甚至發生通縮的話,那 iBond 才會有真正的價值增加。所以,認購了 iBond 的人,無需要希望 iBond 的面值大幅上升。
沒有價值增加,那為什麼要買?問題是現在把錢存在銀行,基本上是沒有利息。今天存在銀行的一萬元,三年後的價值會因通脹的蠶食,可能等於現在的 9千、甚至 8 千元多,視乎真實通脹率而定。
所以,iBond 是優於銀行儲蓄。當然,對很多沒有儲蓄的香港人,根本是事不關己。
另外,有些人說自己投資回報會更好。那些「高手」,當然不用儲蓄,更不用買 iBond。不過,不知那些人有多少是真正的投資「高手」,而不是被投資經紀洗腦,又或者是自欺欺人。
又有學者質疑政府收集 iBond 投資金額後,有何用途,並估計 「iBond 的利息很可能是從庫房補貼」。
我也不知道政府收集 iBond 資金的用途。如無特別用途,我估計會用來投資吧。如果政府有財金專才的投資也跑不贏通脹,要「從庫房補貼」,那一般市民豈不更難在投資獲利?換句話說,政府的投資要贏通脹,把握、成功機會會比我們一般市民大吧?
希望少點人認購吧,因為我想認購一些...
今天早上,聽到港台的一個新聞節目裡,有記者訪問一嘉賓,說 iBond 的回報有沒有機會增加,嘉賓說估計不會,因為估計通脹大升的可能性不會太大,記者再三追問通脹不大升的原因云云。
很明顯,記者根本不明白 iBond 的目的。iBond 的本質,是不會帶給投資者利益,意思是三年後你的每手 iBond 價值,恰恰會是等於今天你的一萬元價值。如果通脹大幅上升,數字上回報是多了,但實際上和通脹小幅上升的回報價值上是一樣。相反,由於 iBond 有最低息率 1%,如果通脹小於 1%,甚至發生通縮的話,那 iBond 才會有真正的價值增加。所以,認購了 iBond 的人,無需要希望 iBond 的面值大幅上升。
沒有價值增加,那為什麼要買?問題是現在把錢存在銀行,基本上是沒有利息。今天存在銀行的一萬元,三年後的價值會因通脹的蠶食,可能等於現在的 9千、甚至 8 千元多,視乎真實通脹率而定。
所以,iBond 是優於銀行儲蓄。當然,對很多沒有儲蓄的香港人,根本是事不關己。
另外,有些人說自己投資回報會更好。那些「高手」,當然不用儲蓄,更不用買 iBond。不過,不知那些人有多少是真正的投資「高手」,而不是被投資經紀洗腦,又或者是自欺欺人。
又有學者質疑政府收集 iBond 投資金額後,有何用途,並估計 「iBond 的利息很可能是從庫房補貼」。
我也不知道政府收集 iBond 資金的用途。如無特別用途,我估計會用來投資吧。如果政府有財金專才的投資也跑不贏通脹,要「從庫房補貼」,那一般市民豈不更難在投資獲利?換句話說,政府的投資要贏通脹,把握、成功機會會比我們一般市民大吧?
希望少點人認購吧,因為我想認購一些...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民陣涉「篤數」三倍 拒修訂
讀題為《民陣涉「篤數」三倍 拒修訂》的報導。
文中見到泛民政客的言論:「學者的估算數字不一定正確」、「無需要解釋」、「全世界的遊行活動中,都沒有組織一定要解釋其遊行人數的計算方法」、「拒絕正面回應」、「市民不要費時討論這議題」、「你想咁寫就咁寫」,他們弄虛造假的手段、態度,和極權政府、獨裁政權,有什麼分別?
他們,究竟是真民主,抑或只是一班未奪得政權,骨子裡一樣是獨裁者的政客?
文中見到泛民政客的言論:「學者的估算數字不一定正確」、「無需要解釋」、「全世界的遊行活動中,都沒有組織一定要解釋其遊行人數的計算方法」、「拒絕正面回應」、「市民不要費時討論這議題」、「你想咁寫就咁寫」,他們弄虛造假的手段、態度,和極權政府、獨裁政權,有什麼分別?
他們,究竟是真民主,抑或只是一班未奪得政權,骨子裡一樣是獨裁者的政客?
普查問卷列黑人白人被指歧視
見到題為《普查問卷列黑人白人被指歧視 學者:有分等級意味 問題混淆種族國籍》的報導。節錄自該報導:
哦,問膚色是帶有歧視?請問啲學者,噉問性別喺咪有性別歧視?問年齡喺咪有年齡歧視?
究竟學者明唔明白「普查」嘅目的同意思?問事實(fact!)都有問題?又唔喺利益分配,又唔喺話人喺「白皮豬」、「支那人」、「黑鬼」,何來算是歧視?
提都唔得,唔通喺 He-Who-Must-Not-Be-Named?
呢啲無風起浪、欲加之罪太多,譁眾取寵的記者、「學者」更不少,講多都嘥我時間。
p.s. 唔...不知什麼原因,Yahoo! 香港相關的連結變成不正確,可嘗試新浪網的相同轉載吧!
2011年人口普查已正式展開,今年問卷特別就「種族」蒐集詳細資料,本報接獲投訴,指問卷將人口以膚色分類為「白人」、「黑人」,是帶有歧視,至於供
「亞洲人」選擇的「種族」選項,是華人、印尼人、孟加拉人等,然而華人只是統稱,漢滿蒙回藏等才是種族。中大人類學學者亦指出,此問卷將國籍和種族概念全
部混淆,而在種族歧視歷史中,以膚色分人種是有將人分等級的意味。
「亞洲人」選擇的「種族」選項,是華人、印尼人、孟加拉人等,然而華人只是統稱,漢滿蒙回藏等才是種族。中大人類學學者亦指出,此問卷將國籍和種族概念全
部混淆,而在種族歧視歷史中,以膚色分人種是有將人分等級的意味。
哦,問膚色是帶有歧視?請問啲學者,噉問性別喺咪有性別歧視?問年齡喺咪有年齡歧視?
究竟學者明唔明白「普查」嘅目的同意思?問事實(fact!)都有問題?又唔喺利益分配,又唔喺話人喺「白皮豬」、「支那人」、「黑鬼」,何來算是歧視?
提都唔得,唔通喺 He-Who-Must-Not-Be-Named?
呢啲無風起浪、欲加之罪太多,譁眾取寵的記者、「學者」更不少,講多都嘥我時間。
p.s. 唔...不知什麼原因,Yahoo! 香港相關的連結變成不正確,可嘗試新浪網的相同轉載吧!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港言論自由達岌岌可危地步?
轉載自 Yahoo! 香港引述商業電台的報導:
「言論自由已達到岌岌可危地步」?這點有什麼客觀事實根據?蘋果、東方、太陽、明報、商台、港台、各討論區,批評政府、罵政府的還少麼?遊行、集會還少麼?不是說批評、罵的全不對,但說「言論自由已達到岌岌可危地步」實在是荒謬。
「針對示威者」?不知道指的是什麼。除了那些由陶君行、梁國雄、陳偉業、黃毓民等人進行促意挑釁、阻塞交通等「示威者」之外,有什麼和平的示威者被「針對」、言論自由被剝奪?
「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也被阻,一名實習記者被帶到警署。」這是對事抑或是對人?「人權監察總幹事」、「記者」若果犯法、違紀,難道便不應繩之於法麼?若果他們是無理被拘捕,那麼當然應對事件加以 譴責,但不是因為那人的身份!因當事人的身份而出作的批評,而不是因為當事人有沒有違法,是身份凌駕法律的潛意識投射。
「無佩帶記者證的電視台攝影師,即使手持攝影機也遭驅趕。」我不明白有什麼問題。「無佩帶記者證」的人,警方憑什麼知道他是記者?是不是怪責警員「有眼不識泰山」,認不出記者協會的所有會員、抑或是「手持攝影機」的人都不應驅趕?
「記協認為政府在發布消息手法上,越來越不公開」,縱使是事實,是不應該,但這和言論自由有什麼關係?
說「本港言論自由已達到岌岌可危地步」,是危言聳聽;出自記者協會,正正顯示出香港記者沒有中立的政治立場。
香港記者協會發表最新一份 言論自由年報,指本港言論自由已達到岌岌可危地步,一國已凌駕兩制,港府越來越遷就北京的意願,見到近期警方在處理示威遊行的手法,越來越粗暴,好像七一遊行,除針對示威者外,連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也被阻,一名實習記者被帶到警署。
記協認為政府在發布消息手法上,越來越不公開,例如遞補機制方案,並無正式記者會,而選擇閉門吹風,及官員只是回答幾條提問,記協將約見警方及有關部門,反映意見。
節錄自 Yahoo! 香港引述星島日報的報導:記協認為政府在發布消息手法上,越來越不公開,例如遞補機制方案,並無正式記者會,而選擇閉門吹風,及官員只是回答幾條提問,記協將約見警方及有關部門,反映意見。
記協表示,七一遊行當日有記者被當作示威者般拘捕,又有無佩帶記者證的電視台攝影師,即使手持攝影機也遭驅趕。記協表明不接受有關做法,因根據警務通則,警方有責任協助傳媒採訪。
「言論自由已達到岌岌可危地步」?這點有什麼客觀事實根據?蘋果、東方、太陽、明報、商台、港台、各討論區,批評政府、罵政府的還少麼?遊行、集會還少麼?不是說批評、罵的全不對,但說「言論自由已達到岌岌可危地步」實在是荒謬。
「針對示威者」?不知道指的是什麼。除了那些由陶君行、梁國雄、陳偉業、黃毓民等人進行促意挑釁、阻塞交通等「示威者」之外,有什麼和平的示威者被「針對」、言論自由被剝奪?
「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也被阻,一名實習記者被帶到警署。」這是對事抑或是對人?「人權監察總幹事」、「記者」若果犯法、違紀,難道便不應繩之於法麼?若果他們是無理被拘捕,那麼當然應對事件加以 譴責,但不是因為那人的身份!因當事人的身份而出作的批評,而不是因為當事人有沒有違法,是身份凌駕法律的潛意識投射。
「無佩帶記者證的電視台攝影師,即使手持攝影機也遭驅趕。」我不明白有什麼問題。「無佩帶記者證」的人,警方憑什麼知道他是記者?是不是怪責警員「有眼不識泰山」,認不出記者協會的所有會員、抑或是「手持攝影機」的人都不應驅趕?
「記協認為政府在發布消息手法上,越來越不公開」,縱使是事實,是不應該,但這和言論自由有什麼關係?
說「本港言論自由已達到岌岌可危地步」,是危言聳聽;出自記者協會,正正顯示出香港記者沒有中立的政治立場。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