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大部份香港人沒長期儲蓄

讀了題為《學者批評強積金恩恤制度諮詢浪費時間》的報導。報導中訪問了學者和財經業界人士,都不支持恩恤制度。文章中有人留言批評、辱罵兩被訪者。

強積金的儲蓄,其實不足以支持供款人的退休生活。真正為自己退休生活打算,做到能自給自足的人,一定需要再儲蓄、籌備另一筆款項。現在很多人要求提早拿取強積金的人,明顯沒有額外儲蓄,只想有錢盡早花光,樂得將來早點享用政府福利。好像最近的 iBond,報導估計只有 2% 的合資格的人申請。明明是優於銀行存款的選擇,卻只有這麼少的人申請,可見到有一萬元積蓄並有信心能 3 年不動用的人,不多矣。

其實,如果香港人都自覺地去儲蓄,那政府何需要「迫」市民去儲蓄?

當然,有一些低收入或者家庭負擔大的人真的是捉襟見肘,未必有閒錢去儲蓄。對於大部份其他人來說,儲蓄,是一種習慣。有這習慣的人,很多時收入很低也會有儲蓄。沒這習慣的人,永遠都會覺得「只是剛好足夠」。有很多人都是習慣了消費生活,有錢去買不必要的消費品或享樂,而不去為將來打算。如很多人買智能手機、用高價電話計劃、經常外出用膳、外遊等等。

以前小時候讀了伊索預言中螞蟻和蚱蜢的故事:螞蟻夏天時把糧食儲蓄,草蜢只忙著唱歌享樂;到冬天時,螞蟻享受之前準備了的糧食,而草蜢只有飢腸轆轆,問螞蟻要食物。這寓言當然是贊許螞蟻的未雨綢繆,但大部份現代人卻好像只會學草蜢的「及時行樂」,到將來倚靠其他人的幫助。當然,現在的「草蜢」不用低聲下氣去求,而是和政客一起「理直氣壯」地要政府從其他納稅人辛苦付出的稅款去「幫助」。

有些人受客觀因數、人生際遇不佳而要其他人去幫助,是有合理原因,不必自責。但是其他那些只會短視享眼前樂,之後倚靠他人的人,恐怕為數不少。

螞蟻和蚱蜢的一個動畫: